首页 > 备考技巧 >
202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秋季校园招聘面试经验
发布时间:2025-11-19 来源: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 查看:32 次

重要提醒:本站作为资讯类网站,作为转载主体并不承担岗位真实性核查责任。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请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,如遇不法侵害,及时报警维护自身权益。

2026银行秋招网申模拟系统,先模拟在填报,提升网申通过率3-5倍,简单快速通过网申!

202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秋季校园招聘面试经验

  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

  背景材料:

  今年5月14日,湖南株洲一患病老人被抬到银行取款时死亡,引发广泛关注。此前报道:病重老人在银行取款时身亡?警方介入15日,老人的侄子彭先生告诉记者,老人因糖尿病偏瘫十多年,一只脚已经截肢,前不久摔断另一条腿,事发当天急等着转院治疗。“表妹去取钱,窗口说必须要本人前来,才把她抬过去,没想到会心源性猝死。这是我姑父十多年前去世留下的钱,但凡手里有钱,不会这样做。”

 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,一条小范围的客户投诉,一次员工的不当言行,甚至某个服务环节的疏漏,都可能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,在短短48小时内就能演变成全国关注的重大舆情事件,并且霸占各大平台热搜。

  2025年以来,“小事件引发大舆情”的特点尤为突出。一些无重大经济损失、复杂程度有限、本该在企业层面解决的问题,却因传播环境的变化和涉事企业应对失当,频频引爆网络舆论场,曝光量动辄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。

  我们正处在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的裂变传播时代,社交媒体让普通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声机会,而算法的推荐机制,极大地加速了舆情的生成和传播速度。舆情发酵的黄金时间已经从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4小时,这种传播速度对企业的应急响应机制

  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
  任务要求:

  请结合上述事件,谈谈你们对“小事件大舆情”的认识。从银行角度出发,就应对“小事件大舆情”提出可行建议措施?(请列举至少3条建议)

  以上信息来自收到的考生分享

 


联系我们时,请一定说明在"桂圆银考网"上看到的,谢谢!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,作为转载主体并不承担岗位真实性核查责任,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,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如有内容、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